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

布施的精神 ~寺院裡吊鐘的布施~

某間寺院,決定做一個新的吊鐘。
住持一一詢問信徒的意願:「有沒有願意布施的人呢?」「請務必讓我做布施吧!」一個有錢人踴躍的表達意願。不久,氣派的吊鐘做好了。有一天,住持邀請信徒舉行了餐會。
那個獨自一人負擔了所有吊鐘財施的富豪,坐在最前排的座位。但是,住持一直沒有開口讚美布施吊鐘的事。
不滿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這個有錢人,委婉地催促住持道謝:「那個住持啊,我並不是因為手上有多餘的錢沒處花才布施的。鐘敲起來聲音如何啊?」
這時住持開門見山地說道:「您是不是想要我,對您表達那個吊鐘的謝意呢?」
有錢人也沒辦法挑明著說「是的」,只好低頭說道:「不,絕對不是這個意思。我只是想說,我並不是用多餘的錢布施的而已。」
「您是否搞錯了布施的意義呢?我才是在等您開口向我道謝吊鐘的事呢。」
「什麼?我向住持您道謝?」
「您所做的布施,是您自己種下的善種子。並不是為了別人。全部都會是您的福德。福德的結果,按照因果的道理,只會回到您自己身上。為什麼要我跟您道謝喔?」
「原來布施是這麼一回事啊!」
「是啊。就像農夫把種子播在田地裡,那收穫全部都將歸屬於播下種子的農夫,絕對不會變成田地的東西。但是,如果沒有田地,就算農夫再怎麼想播種也沒辦法。我不過是提供田地罷了。而您將善種子播下,所有的收穫都是您的。因此我才說,應該是您向我道謝才對。」
有錢人深深反省了自己誤解布施的意義,而向住持道歉。

要求回禮的心是迷惑的心

因果的道理是貫穿三世十方的真理。人生的幸福或是不幸,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呢?
把我們最想知道的,命運的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教給我們的,正是釋迦牟尼佛的教義──
「善因善果、惡因惡果、自因自果」。
所謂「善因善果」,就是好的原因產生好的結果,而「惡因惡果」就是不好的原因會引起不好的結果。播下好的種子,絕對不可能產生不好的結果,種下不好的種子,也絕對不可能有好的結果發生。
所謂的自因自果,是指自己種下的種子必須由自己收穫。絕對不會有別人種的種子,在我身上結果的「他因自果」這種可能,也絕對不可能會有,我種下的種子在別人身上結果的「自因他果」這種事情發生。
但是,不管我們聽了多少次這因果的鐵則,等到我們要布施的時候還是會生出自己的錢變少了、吃虧了的這種要不得的心理。然後,誤以為布施是到了別人的手裡。這是因為不懂得因果的道理。正是這種迷惑的心,讓我們向布施的對象要求道謝。
因果的道理是宇宙的真理。善因善果、自因自果。播下的種子必定會發芽。布施的功德一定會成為幸福,回到布施的本人手中。這就是為什麼在佛法裡教導我們,要大大的種下好的種子的原因。

沒有留言: